作者彙整: Press

阿根廷稱與美國的貿易協定“已基本敲定”

阿根廷駐美國大使亞歷克·奧克森福德週一表示,兩國之間的貿易協議“已基本敲定”,即將正式宣布。據這位外交官透露,阿根廷總統哈維爾·米萊和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之間的談判得到了美國財政部的支持。

“很快就會有消息公佈,”他說。但他沒有透露更多細節,聲稱自己受保密協議約束。他還補充說,該協議將對兩國關係產生「長期的積極影響」。

奧克森福德在接受米特雷電台採訪時表示:“現在的問題是,雙方需要找到合適的時機來敲定細節並正式宣布。”他補充道:“事實上,對於這類影響深遠的問題,有時必須等待合適的時機。”

今年4月,阿根廷財政部長米萊在與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會面後宣布,阿根廷「準備與美國簽署貿易協定」。川普本人也表示,他的政府將考慮簽署此類協定。

10月,作為美國對阿根廷紓困計畫的一部分,阿根廷央行和美國財政部宣布了一項20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然而,兩國政府均未確認該協議是否已生效。

中國「雙11」促銷效果下降

中國電子商務產業年度最大規模的「雙11」促銷活動11月11日迎來了最後階段。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電商展開了史上最長的1個多月的商戰。在中國增加店舖的亞瑟士(ASICS)和無印良品等日本企業試圖透過高功能商品捲土重來。

居住在上海的女職員在促銷剛開始的10月份,在朋友的勸說下下載了比價軟體「慢慢買」。可以確認大型購物網站的商品價格走勢。

這位女士會根據往年5~6月的「6.18促銷」和此次促銷的價格動向等,慎重地尋找購買時機。透露出即使是0.1元也要低價購買洗衣粉和化妝品等日用品的消費者心理。

雙11促銷2009年由中國最大的電商企業阿里巴巴集團發起。同行巨頭京東集團(jd)等競爭對手也參加,稱為中國的消費盛典。

過去,僅在11月11日一天低價銷售海外品牌的高級化妝品等,消費者競相購買。但是,由於房地產不景氣和年輕人就業困難等原因,以前的熱情和特別感正在消失。

中國調查公司Wind的統計顯示,反映消費者心理的消費者信心指數9月為89.6。這是2023年4月以來的最高點,但低於作為悲觀與樂觀分界線的100的局面仍在持續。包括電商及百貨商場銷售額等在內的1~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零售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5%,但成長率與1~6月(5.0%)相比有所放緩。

中國大型護膚用品企業珀萊雅化妝品(PROYA)2025年7~9月的財報顯示,銷售額年減12%,淨利減少24%。該公司高層在10月底的財報說明會上表示,今年的雙11促銷銷售情況不錯,但指出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明顯提高。

大型電商為了炒熱商戰的氣氛,延長了促銷期。今年,京東將開始時間比2024年提早了3天,達到逾一個月。阿里巴巴也定為截至11月14日的約一個月。

但是,打折活動變得司空見慣,消費者也完全習慣了。在雙11商戰開始前,配合國慶日進行了促銷。消費者表示「不打折的日子比較少」。

中國久謙諮詢的調查顯示,在雙11促銷的前半段,運動戶外相關產品和卡通玩偶等有所增長。每日銷售額與9月同期相比有所增加。據分析,這得歸功於可以改善心情、令人感到療癒的「情緒消費」。

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企業也陷入了苦戰。電商資料分析公司Nint(東京新宿區)的數據顯示,中國主要電商網站上日本品牌的流通總額至少在2022年後持續減少。除了選擇中國國產產品的傾向加強之外,福島第一核電廠的處理水排放問題也成為了逆風。

不過,截至今年10月的10個月間的流通總額(速報值)年增1%,顯示出止跌的跡象。依商品類別觀察日本品牌的銷售狀況,運動戶外成長19%,服裝和保養品分別成長4%。

其中,從運動相關商品來看,設計美觀和功能高的商品備受追捧,已成為電商上的新火車頭。

亞瑟士的跑鞋和從事運動服裝的高得運(GOLDWIN)的高功能服裝在年輕人之間正在提升品牌知名度。

兩家企業都在中國增加店鋪,對網路打折銷售也表現出興趣。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TMALL)」將亞瑟士列為促銷初期銷售良好的品牌之一。

經營生活雜貨店「無印良品」的良品計畫的社長清水智指出,「中國消費者追求不會失敗的購物」。該公司現有店鋪和網路銷售的銷售額連續8個月超過上年,服裝和生活雜貨很受歡迎。

中國的電商市場2024年達到13兆元,比2023年成長7%。在成長率與先前2位數的成長相比有所放緩的背景下,消費者越來越習慣打折促銷,僅靠打折和促銷活動很難刺激購買慾望。必須致力於彰顯「體驗價值」等新手段。

日本經濟新聞:廣交會依舊盛況依舊

每年在廣州舉辦兩屆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的盛況持續。在關稅導致全球貿易混亂的情況下,出口簽約額與與會者(買家)數量仍持續增加。中東及東南亞等地區的採購商越來越多,如實反映出中國出口的變化。

10月31日,一家總部位於江蘇南京的綜合服裝參展商的員工嘆息道,原本要供應給美國客戶的橡膠高筒雨鞋訂單丟了,5萬元的模具成本打了水漂。

據介紹,進入2025年以後,美國川普政府調高對華關稅,這家企業因此丟了交易。 10月30日,中美首腦在韓國釜山舉行會談,決定互相降低徵收的關稅。

儘管局勢混亂,廣交會本身的交易依舊活躍。本屆展會於10月15日至11月4日舉辦,據主辦單位介紹,採購商達31萬人,相較於2024年秋季時增長8%,中國廠商與採購商簽訂的出口簽約額達到256.5億美元,同比增長3%。

與中國倡導的廣域經濟圈構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東南亞國家的交易增加。在展會現場,採購商之間的溝通對話絕大多數使用英語以外的語言。

在廣州為泰國人提供導覽服務的一名女性表示,商務客人和遊客都很多,下半年以來到訪客人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廣州市政府的數據顯示,1至5月透過免簽證政策入境中國的外國人為48萬人,達到去年同期的2.4倍。來自泰國和馬來西亞的遊客明顯增加。

廣交會舉辦期間,位於市中心越秀區的電子產品市場也擠滿了外國人。其中大部分是來自中亞、中東和非洲的人,他們在挑選智慧型手機、相機、遊戲機等產品。該市場以前曾有空置店鋪,現在新店接連開張,空缺已被填滿。

廣交會對廣州的影響很大。提供中國茶與蝦餃等點心的粵菜餐廳「伊尚宮」從2024年開始推出了清真食品,提供使用雞肉和蔬菜的點心。也有很多中國國內的穆斯林少數民族客人光顧,餐廳還設有禮拜空間。

在日本駐廣州總領事館附近,星巴克和H&M關店後,最近原址上又新開了土耳其料理等餐廳。似乎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選擇在廣州居住一定時間,而不僅僅是在廣交會舉辦期間停留。

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1至9月中國出口總額達約2.8兆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對東協(ASEAN)出口成長15%,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成長11%。另一方面,對最大出口目的地的美國下降17%。中國正朝向不依賴美國的出口結構轉變。

華為2024年專利收入達6.3億美元

11月11日,華為(Huawei)在北京舉辦了「創新與智慧財產權論壇」。華為表示,作為中國頂級的智慧財產權持有企業,2024年獲得了6.3億美元的專利授權收入,年增約10%。華為將加速人工智慧(AI)等技術的研發速度。

華為首席法務官表示:「開放創新是推動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也是華為的DNA。華為一直在實踐『開放』的理念,用開放驅動創新。同時,華為注重自有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也尊重他人的智慧財產權,包括專利、商標、版權和商業機密等」。 2024年,華為根據只要在一個成員國申請就視為適用於多個國家的《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了6600項專利,較上年略有增長。

自2014年以來,除2016年外,華為的年度專利申請量均位居全球第一。共擁有約15萬項國際專利。

在此次論壇上,華為也發布了最近在公司內部誕生的優秀發明成果。包括採用自主研發AI半導體的高效能AI伺服器集群,以及配備於自研智慧型手機等的作業系統「鴻蒙(英文名:Harmony)」。

2024年,華為投入的研發費用約為1,8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9%。相當於銷售額的約21%。這一比例過去只有約10%,近年來已提升至20%以上。在中美圍繞高科技展開激烈競爭的背景下,華為正持續推動技術研發。

英國計畫禁止為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出口提供海上服務

根據路透社報道,英國計劃禁止俄羅斯公司為俄羅斯液化天然氣(LNG)出口提供運輸和保險等服務,這是英國為支持烏克蘭、削減克里姆林宮能源收入而採取的最新舉措。

去年10月,歐盟批准了對俄羅斯的新制裁,將於2027年1月1日起禁止進口俄羅斯LNG。同時,英國和美國也對俄羅斯兩大石油公司——盧克石油公司和俄羅斯石油公司——實施了製裁。

英國政府週二表示,計劃進一步阻止俄羅斯公司與LNG出口服務商開展業務。英國外交部在周二和周三於加拿大舉行的七國集團外長會議前發表聲明稱:“這項禁令將在2026年分階段實施,與我們的歐洲夥伴保持同步。”

塞浦路斯房地產交易量成長12.6%

根據塞浦路斯房地產經紀人註冊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塞浦路斯房地產市場持續繁榮,2025年前九個月的房產交易金額接近35億歐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6%。

今年1月至9月,全國共收到1,3,173份銷售文件,較2024年前九個月成長13%。雖然交易數量僅略有增長,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交易額的大幅提升,這預示著房價上漲和高價值策略投資的湧入。

「這些數據證實,房地產市場不僅活躍,而且蓬勃發展,成為經濟韌性的關鍵支柱,」委員會主席馬裡諾斯·基奈蓋魯表示。

「本地和海外買家的濃厚興趣維持了強勁的需求,並預示著未來幾個月市場將持續活躍,」他補充道。

利馬索爾仍然是市場的主力軍,交易總額達 13 億歐元,幾乎佔全國總額的 37%,但尼科西亞的房產交易量在全國範圍內最高,共有 4293 筆交易和 2991 份銷售文件,反映出當地強勁的需求。

德國10月通膨率從2.4%降至2.3%。

德國聯邦統計局(Destatis)週三發布的報告顯示,10月德國年通膨率達2.3%,與先前的預測相符。 9月的通膨率為2.4%。與上月相比,價格上漲了0.3%。

報告指出,整體通膨率的溫和年度變化主要歸因於能源和食品價格趨勢的差異。能源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0.9%,而食品價格則上漲了1.3%。

正如預測的那樣,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HICP)年增2.3%,環比上漲0.3%。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通膨率維持在2.8%,與9月持平。環比上漲0.4%。